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流通变革启新程:以高效能流通体系激活新消费,赋能十五五新蓝图

来源:营讯社 2025-10-27 宁静致远

10月24日,围绕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磅解读发布会正式落下帷幕,标志着“十五五”规划(2026-2030年)蓝图已然展开。相较于“十四五”规划,“十五五”规划在宏观框架上实现了显著升级,明确了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低碳三大核心赛道。

图片

▲10月24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图源:新华社)

也随着“十五五”规划的宏伟画卷徐徐展开,我国经济正迈向一个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新阶段。近日,各界对“十五五”时期战略方向的解读(如相关权威文章所述)均指向一个共识: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产业与消费双升级,已成为时代命题。在这一宏大背景下,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大动脉”,商品流通体系的现代化转型,不仅是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更是深刻践行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精神,以及响应组织营销与新消费浪潮的战略支点。

1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流通体系重塑:从“通路”到“治理”

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映射到商品流通领域,这意味着流通体系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货物其流”的通道,而是需要提升为一种高效、规范、智慧的现代化经济治理子系统。

● 制度保障与标准统一: 一个现代化的流通体系,需要打破区域壁垒、消除政策套利,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这要求我们在制度层面,完善市场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社会信用体系等,为商品和要素的自由、公平流动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这正是将“治理体系现代化”精神在流通领域的具体化。
● 数字赋能与智慧治理: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构建“智慧流通”大脑。从产销预测、库存管理到物流路径优化,技术不仅提升了效率,更实现了对流通全过程的精准洞察与智能调度,体现了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升级。流通数据本身也成为国家研判经济态势、进行宏观治理的重要依据。

2

组织营销:流通企业从“销售商”到“价值共创者”的跃迁

在“十五五”规划强调科技自立自强与产业升级的指引下,传统的、以推销为核心的营销模式已然落伍。组织营销的理念——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与上下游伙伴深度协作,共同为最终消费者创造价值——正成为流通企业致胜未来的核心战略。

● 深度反向定制(C2M): 流通企业,尤其是大型零售平台和供应链巨头,凭借其直面海量消费者的前端优势,将消费趋势、用户画像等数据洞察,无缝对接到生产制造端。它们不再是被动等待产品的分销方,而是主动组织设计、研发与生产流程,与制造商共同创造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这极大地减少了社会库存浪费,提升了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率。
● 构建产业共同体: 优秀的流通企业正在演变为产业生态的组织者。它们通过输出标准、技术、金融和物流解决方案,将无数中小制造商、农户、物流服务商等紧密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响应敏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价值网络。这种“组织”能力,是流通企业在“十五五”期间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3

新消费浪潮:驱动流通价值链的深度重构

新消费不仅是新品牌、新品类,更是新场景、新体验和新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它既是流通变革的驱动力,也是变革成果的试金石。

● “即时性”重塑流通网络拓扑: “线上下单、小时达”的即时零售模式,要求仓库必须无限贴近消费者。这驱动了城市配送中心、前置仓、社区微仓等分布式仓储网络的快速布局,彻底改变了以往“中央仓—区域仓”的线性流通结构,对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提出了全新要求。
● “体验性”拓展流通价值边界: 流通的终点不再是“交付”,而是“体验”。线下零售空间转型为品牌体验中心、社交秀场和生活解决方案提供地;线上直播通过内容创造临场感与信任感。流通环节承载了远超商品本身的情感价值与文化价值,其价值创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绿色化”引领流通责任使命: 新消费群体对可持续、绿色低碳的关注日益加深。这倒逼流通全链条践行ESG理念,从绿色包装、新能源物流车到循环箱的普及,以及碳足迹的追踪与披露。高效、绿色的流通体系,本身就是一种备受新消费青睐的“产品”。

4

结论:迈向价值共生的新流通时代

展望“十五五”,中国的商品流通正站在一个历史性的交汇点。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的治理现代化蓝图,为其提供了顶层设计与制度灵魂;组织营销的战略思想,为流通企业指明了从交易中介向生态组织者转型的路径;而蓬勃兴起的新消费浪潮,则为整个体系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市场需求与创新动力。

未来的流通,将是一个以数据驱动、智慧治理为基础,以组织协同、价值共创为核心,以体验至上、绿色可持续为特征的现代化经济循环中枢。它不再仅仅是经济的“毛细血管”,更是赋能产业、激活消费、提升国家经济韧性的“核心动脉”。唯有深刻理解并践行这一变革逻辑,我们才能在“十五五”的新征程中,真正构建起支撑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强大流通引擎,为中国式现代化写下生动的流通注脚。


责任编辑:宁静致远

特别说明:本网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