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营讯社 2025-10-27
10月24日,围绕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磅解读发布会正式落下帷幕,标志着“十五五”规划(2026-2030年)蓝图已然展开。相较于“十四五”规划,“十五五”规划在宏观框架上实现了显著升级,明确了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低碳三大核心赛道。
▲10月24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图源:新华社)
也随着“十五五”规划的宏伟画卷徐徐展开,我国经济正迈向一个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新阶段。近日,各界对“十五五”时期战略方向的解读(如相关权威文章所述)均指向一个共识: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产业与消费双升级,已成为时代命题。在这一宏大背景下,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大动脉”,商品流通体系的现代化转型,不仅是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更是深刻践行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精神,以及响应组织营销与新消费浪潮的战略支点。
1
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映射到商品流通领域,这意味着流通体系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货物其流”的通道,而是需要提升为一种高效、规范、智慧的现代化经济治理子系统。
2
在“十五五”规划强调科技自立自强与产业升级的指引下,传统的、以推销为核心的营销模式已然落伍。组织营销的理念——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与上下游伙伴深度协作,共同为最终消费者创造价值——正成为流通企业致胜未来的核心战略。
3
新消费不仅是新品牌、新品类,更是新场景、新体验和新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它既是流通变革的驱动力,也是变革成果的试金石。
4
展望“十五五”,中国的商品流通正站在一个历史性的交汇点。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的治理现代化蓝图,为其提供了顶层设计与制度灵魂;组织营销的战略思想,为流通企业指明了从交易中介向生态组织者转型的路径;而蓬勃兴起的新消费浪潮,则为整个体系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市场需求与创新动力。
未来的流通,将是一个以数据驱动、智慧治理为基础,以组织协同、价值共创为核心,以体验至上、绿色可持续为特征的现代化经济循环中枢。它不再仅仅是经济的“毛细血管”,更是赋能产业、激活消费、提升国家经济韧性的“核心动脉”。唯有深刻理解并践行这一变革逻辑,我们才能在“十五五”的新征程中,真正构建起支撑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强大流通引擎,为中国式现代化写下生动的流通注脚。
责任编辑:宁静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