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微信安全中心 2025-11-18
微信始终致力于营造安全、绿色的网络环境,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保持严厉打击。近期,我们收到用户投诉,部分微信账号在微信群内存在组织传销、诈骗等违法犯罪的行为。此类行为通过假借民族资产解冻、国家政策和工程项目,以及区块链虚拟币、稳定币等为名头,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导用户加入微信群,并在群内鼓励用户拉人进群、发布不明链接引导下载涉诈App、开展每日签到、会议课程等洗脑活动并最终实施诈骗。上述行为严重侵害用户的财产权益。
上述行为一经发现核实,平台将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微信个人账号使用规范》等平台协议及规则,视违规严重程度对相关账号进行阶梯式处理,多次违规者有可能永久限制登录,对确认违规的微信群,进行停用群功能处理。
不法分子通过仿冒官方图标与名称,利用用户对权威平台的信任进行视觉欺骗,降低用户防备心理,诱导用户下载涉诈App,请广大用户注意甄别。
部分违规内容示例▼
常见手法解析
传销的核心是通过“拉人头”而非销售真实商品或服务来敛财,本质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庞氏骗局。
组织团伙往往打着国家、民族的旗号,通过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编造国家相关政策等非法手段,虚构各类 “投资项目”,如“历史民族资产”“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惠民生国债”,或是打着“区块链虚拟货币”旗号的项目,宣称 “免费挖矿”,无需实际操作即可通过“算力增值”“币价上涨”获利。
这类型的骗局通过“高额回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同时鼓励用户“拉人头”发展他人成为自己的下线,以此获取更多收益。当拉人的资金不足以支付上线的收益时,资金链就会断裂,组织团伙便会迅速卷款跑路,参与者将面临资金损失和信息泄露双重风险。
警惕此类“庞氏骗局”,牢记三个“不”
一、不轻信骗子的话术
警惕任何承诺“低投入高回报”的项目,所有声称是“国家秘密项目”“有官方背景支持”但要求保密、不对外公开的投资,基本都是骗局。对于打着“区块链虚拟币”等旗号,但本身没有任何技术实质和生态应用的项目,要保持高度怀疑。
二、不参与“拉人头”活动
对于要求先购买产品、缴纳费用方可获得会员或代理资格的情况,保持警惕,谨慎决策;若涉及鼓励发展下线,如引导不断邀请亲朋好友加入的,需谨慎参与,避免陷入风险。
三、不下载陌生App
正规应用仅通过官方认可的应用商店发布。陌生链接不点击,来历不明的App不下载,也不要随意信任陌生App,更不能轻易授权各类权限。
微信安全中心提醒:不法分子常利用老年群体对官方机构抱有天然的信任,通过伪装与欺骗,针对性地设计骗局。我们再次提醒广大用户,按照法律规定,组建传销相关的社交群组、招募会员、收取费用,或转发、鼓动、宣传相关信息,均涉嫌违法犯罪。微信团队也会加强对此类诈骗信息的打击力度,携手广大用户一起创造更加健康、绿色的互联网环境。
用户遇到此类涉嫌违法行为时,应当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客户端(投诉类型:存在欺诈骗钱行为)或腾讯卫士进行投诉,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
责任编辑:宁静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