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仅半年就亏损4800万的老字号广誉远前路几何?

来源:营讯社 2021-11-05 营讯社


广誉远始创于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其曾经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广州陈李济,并称为“清代四大名店”,也是国家商务部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

广誉远主要从事中药产品的生产、销售,核心业务为中成药业务,拥有龟龄集、定坤丹、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六味地黄丸、乌鸡白凤丸等104种中药古方及炮制工艺,其中龟龄集和定坤丹属国家级保密品种。

尽管如此,150亿市值的广誉远远不及450亿市值的同仁堂和2600亿市值的片仔癀等中药企业。且由于公司近年来营业收入大幅波动和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下滑等原因,收到了上交所监管函。因此,不免让人发问:“老字号”怎么了?


微信图片_20211105105728.jpg


上半年亏损近5000万元,广誉远玩起了新零售?

8月26日晚间,广誉远披露2021年半年报,公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5亿元,同比下降13.22%;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亏损4808.39万元,同比下降210.69%。

对于亏损原因,广誉远表示,主要受外部因素和自身经营管理提升不足,以及营业收入持续下滑,持续加大市场终端投入的综合影响。其中,广誉远销量占比较高的产品为补益类,而非紧急非必备药品,消费需求下降未得到根本扭转,综合使得销售收入下滑明显;同时,生产领用主要原材料牛黄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而产量减少,分摊的固定费用增加,使得成本上升。

通过深扒广誉远的财务数据,《营讯社》记者发现,广誉远经营性现金流从2010年到2020年,已经连续11年为负数,数据背后是应收账款的逐年攀升。2016年到2018年间,广誉远的营收从9.37亿增长到16.19亿,增长了72.79%,其应收账款从6.23亿猛增到15.82亿,增幅高达153.92%,应收账款的增速是营收增速的两倍。而仅今年第一季度,广誉远的应收账款就高达15.43亿元,几乎与去年全年的应收账款持平。且近几年该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也略显低迷,销售费用也一直居高不下,而研发费用下降。

那么,销路受阻之下,广誉远玩起了新零售模式?近日,自媒体“微商电商调研”发表了一则题为《老字号广誉远起盘直销:投1万元,可年入9986万?》的文章,引起了广誉远投资者的关注。

文中提到,据代理商王先生介绍,广誉远新零售起盘于2020年12月,真正开始运作市场是在今年2月,负责人是广誉远集团董事长张斌。据代理介绍,张斌与广誉远集团老板郭家学是亲兄弟,目前只有一个系统,就是宋强领导的誉德系统,据称宋强是直销老人,早年曾做过安利。

目前广誉远的经销商绝大多数都有过直销经历,而通过了解其奖金制度之后发现,广誉远新零售,更像是一个“直销盘”。

此外,报道中还显示广誉远新零售发布了合伙人共享计划,该计划分为三个板块,分别是社交新零售、共享商城和国医馆。值得注意的是,要加盟广誉远事业,必须从新零售开始做,当体系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和流量之后,再开始运作共享商城,通过共享商城丰富产品类,最终打通遍布全国的国医馆。据悉,运作新零售,就要成为广誉远公司的销售代表,销售代表有三个等级,初级代理需要购货1800元,中级代理需要购货5400元,高级代理需要购货10800元。

新零售板块的主要产品为广誉远黑参片、肚脐贴、龟龄集酒、焕妍植萃植物饮料、草本清润植物饮料等保健食品。

而据广誉远内部资料显示,市场除了有三个等级之外,还包括推荐奖、拓展奖、管理奖、分享奖、福利奖及股份分红以及重销奖。

而如何实现年入9986万呢?据一位销售代表李先生介绍的“三三复制”表示,比如自己先发展三个下线,这三个人每人再发展三个下线,以此类推,发展到第五层,就有243个人,这样每天对碰奖(也叫量碰奖)和管理奖共计可以拿到27.36万,一年下来可以拿到9986.4万元。

对此,据打传直通车消息,广誉远董秘回答称,公司严格按照《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股票上市规则》等监管政策的规定规范运作,未涉及直销业务。公司正在组织有关部门对所提到的自媒体相关报道进行调查了解,公司目前主营产品和营销政策未发生重大变化,与公司生产经营相关重要信息,请关注公司官方渠道和公开披露的公告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的“2020中国医药零售创新发展论坛”上,张斌曾指出,医药零售升级不仅促使医药零售企业转型,还会引发医药生产企业调整营销模式。创新的营销模式将助力中医药生产企业突围。他表示,传统的中医药营销侧重于产品优势、价格优势、渠道占领、品牌曝光和促销手段,而未来的中医药营销更侧重于专业服务和用户潜力挖掘。


微信图片_20211105105739.jpg


十八年后广誉远回归晋土,神农集团接盘后如何?

了解历史的人不难发现,广誉远最早可追溯至明朝嘉靖年间设立的广盛药店,其间经历了广盛号药店、广升聚、广升誉、广升远、山西中药厂等十数个商号更迭。

到2000年前后,广誉远却陷入困境,资不抵债,最终于2003年被陕西资本大佬郭家学旗下东盛集团收购。在随后进行的重组中,晋中市国资委以土地入股,占5%股权,东盛集团则获得山西广誉远95%股权。

后来,由于东盛集团的快速扩张使得资金链断裂。在2007年,因无法偿还东盛科技资金,东盛集团将所持的山西广誉远95%股权作价6.49亿元抵债给东盛科技,山西广誉远因而成为上市公司东盛科技的控股子公司。

东盛集团与广誉远的开始很美好,但分手却显得并不愉快。2008年,广誉远年度净利润达到2.87亿元,是同期片仔癀净利润的两倍。这样的高光时刻转瞬即逝。2009年广誉远由盈转亏,后来甚至一度被ST,走到了退市边缘。虽然2013年广誉远成功摘帽,且东盛科技正式更名为广誉远。但近年来其业绩一直起伏不定。

另外,资金问题再一次悬到东盛集团和郭家学头顶。在2021年7月16日,广誉远发布公告称,东盛集团将其持有的3150.89万股公司股份过户抵偿给晋创投资的过户登记手续已于7月16日办理完毕,广誉远控股股东由东盛集团变更为晋创投资,其实控人由郭家学变更为山西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至此,“出走”家乡十八年的老牌中药企业广誉远重新回归山西。

而据时代财经消息,在被山西国资委接手后,广誉远曾经数次公开撇清与前东家的关系。《营讯社》记者发现,早在9月,广誉远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截至目前,公司与东盛集团不存在关联交易,也不存在原料购销、生产加工及产品销售等方面的业务往来和辖制。

而广誉远极力避免再与东盛集团在品牌方面有过多牵扯是因为曾吃过大亏。2019年有媒体报道称,主打中医理论调控近视的连锁机构“古方明眸”运营方涉嫌违规使用关联方广誉远品牌资源对外招商和宣传。大多数加盟商都表示,当初都是冲着“广誉远”的名气来的,如果知道这个品牌与广誉远没有关系,肯定不会投钱。在风波之下,2019年7月广誉远的股价下跌8.25%。

这样,广誉远就与东盛集团分手,投向山西国资委的怀抱。未来,山西国资委能否带领这家“中华老字号”药企迎来下一个春天,扭转业绩下滑的趋势,将是摆在新主面前的一大考验。

而据财联社消息,9月6日,广誉远控股股东晋创投资将全部表决权委托给山西神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神农集团),由此产生该公司真正实控人。

神农集团的接掌,让此前借“国资入主”炮制的诸如“汾酒整合广誉远”等话题,成为可笑的泡泡;未来,神农集团需要面对如何破解广誉远过去7年累积的难题,以眼下清晰可见的“混水”程度,这条拆解之路并不容易……


来源:营讯社

作者:双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