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直销动态

艾多美:以微光铸炬火,让善意生长成森林

来源:营讯社 2025-11-28 落霞满天

当时代的浪潮裹挟着未知奔涌,总有些力量如种子般扎根大地,在缝隙中生长出温暖的枝丫。艾多美(中国)的公益实践,恰似一场以“正善”为土壤的生长旅程:从唇腭裂患儿修复术后扬起的嘴角,到地震灾区帐篷里蒸腾的热粥;从山区女孩书包里被细心包裹的卫生巾,到独居老人手机屏幕上终于拨通的视频通话……这些被时光珍藏的碎片,正在全国各地的土地上,生长成一片跨越山海的善意森林。

“艾是一道光,我们希望这道光能照亮更多人的生活。”正如艾多美中国区总经理朴炳宽所言,这束光的源头,是2017年通过山东省烟台市两级政府招商引资进入中国时,便深植于企业基因中的“正善上略”。从2020年7月正式运营至今,艾多美以公益为根系,在时光中勾勒出蓬勃的生长轨迹,闪现出一个个美丽的镜头:截至2025年,累计4741万元资助如养分渗透大地,16万余名受助者在微光中舒展,5万余名志愿者如枝叶向四周延展,10余家公益伙伴如藤蔓紧密联结——这不是一场追逐终点的接力,而是一场让善意自主生长的生态行动,每一份付出都在岁月里沉淀为文明的年轮。

镜头一:夜行路上的星光守护者

据调查,重大交通事故有三分之二是发生在农村地区,在中国偏远地区,学校与家的距离常常以“披星戴月”来丈量。暮色四合时,山路被夜色浸得幽深,危险就像潜伏在夜色中的野兽,随时可能将平安的承诺撕成碎片。

还记得2024年4月,当晨雾漫过山坳时,孩子们的书包里多了一件荧光绿的反光背心——这是艾多美“艾是一道光”项目的礼物。这件在黑暗中会发光的“隐形翅膀”,让孩子们的身影在夜行司机的车灯里清晰可见。艾多美捐赠的4万件反光背心,沿着崎岖山路、跨过湍急河流,抵达了那些被卫星地图遗忘的角落,呵护孩子们的出行安全,为他们上下学保驾护航。一位受捐校长说:“以前天黑后,孩子们就像消失在山里。现在,他们的书包会发光,希望也会发光。”

艾多美深知,公益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而是对细节的洞察。反光背心的微光,照见的是企业对“隐性需求”的敏感——当城市孩子抱怨校服不够时尚时,偏远地区的孩子需要的是让夜行司机看见的“安全符号”。这种从“提供物资”到“解决痛点”的思维跃迁,正是艾多美“正善”理念的具象化:善意的价值,在于精准触达每个需要守护的瞬间。

镜头二:岁月褶皱里的温柔针脚

“闺女,再给我讲讲手机咋视频?”2024年中秋节,烟台某敬老院里,80岁的王奶奶拉着艾多美志愿者的手学用智能手机。这一天,价值21.9万元的1000盒月饼被送到烟台市部分养老机构和社区困难群众手中,但比物资更珍贵的,是年轻人陪他们唠家常的时光。

艾多美对“老龄化关怀”的理解,超越了简单的物资捐赠。当多数企业将公益停留在“节日慰问”时,艾多美选择成为“岁月的缝补者”——将旱厕改造成防滑的无障碍卫生间,让老人不再因湿滑而踉跄;社区义剪摊位前,理发师为独居老人整理衣领的瞬间,镜子里也映出久违的体面与尊严。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善意,正在为老去的岁月编织柔软的铠甲。艾多美用其多年如一日的陪伴提醒我们:善意从来不是宏大的口号,而是藏在老人镜片后重新亮起的光。

镜头三:命运裂缝处的微笑播种

“我现在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样笑,一样说话,一样吃东西了。我好感谢医生、护士、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和艾多美的叔叔阿姨,你们就像超人一样,用神奇的力量帮我变好了。我会好好学习,长大后也要像你们一样,帮助别人!”2024年11月,“思源微笑行动”菏泽义诊活动中,7岁的唇腭裂患儿小雨(化名)做完修复手术后,迫不及待地举起镜子。

在中国,新生儿中就有唇腭裂患儿的概率并不低。这背后不仅仅是容貌的缺憾,更多的是吮吸困难带来的营养匮乏,是一个个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与心理阴霾。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命运似乎在他们尚未睁开双眼时,就无情地划下了裂缝。

然而,艾多美相信,裂缝也是光的入口。当唇腭裂患儿的人生被先天缺憾划出伤口,艾多美没有停留于同情,而是用医疗资源作为“光的种子”,2020年12月,艾多美携手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微笑行动组织,发起“美丽的微笑”项目,为至少100名困境家庭的唇腭裂患儿点亮希望之光。从云南玉溪到四川美姑,从山东菏泽到广东深圳,医疗团队跨越山川湖海,将手术刀化作命运的画笔,一笔笔勾勒出孩子们崭新的笑容,在命运的裂缝中播种希望。这种“授人以渔”的公益逻辑,体现了企业对“可持续帮扶”的思考:真正的善意,是帮助个体找回掌握命运的能力。正如朴炳宽所言:“企业从社会获得的,终将以更具生命力的方式回馈社会。”

镜头四:灾难废墟上的生机浇灌

2025年1月,西藏日喀则6.8级地震后的首个寒夜,零下20℃的废墟上,艾多美紧急调拨的价值37万元的棉被与取暖设备如及时雨抵达。一位藏族老阿妈攥着志愿者的手,冻红的脸颊上泪珠结冰:“这毯子暖到骨头里了。”而这样的响应早已成为艾多美的“肌肉记忆”:2023年甘肃地震48小时内送达价值27万元物资,上海疫情期间突破封锁运送百万防疫用品——在灾难面前,艾多美的物资总像最早醒来的晨光。

艾多美对“救灾”的定义,是与时间赛跑的“生命至上”。正如志愿者所言:“我们快一秒,生命就多一分保障。”当西藏地震发生,企业迅速联动多方资源,打破“捐赠流程繁琐”,让御寒物资比余震后的第一缕阳光更早抵达。这种“敏捷响应”的背后,是企业将社会责任内化为组织能力的体现:公益不是突发的善念,而是刻在企业DNA里的应急机制。

没有终点的生长:当微光聚成森林

“艾是一道光,愿作让迷雾透明的晨曦。”从个体微光到森林繁茂,艾多美让“正善”二字超越了简单的慈善范畴:它是唇腭裂患儿重获笑容的勇气,是灾区群众手中温热的慰藉,是山区女孩被守护的青春,是老人与世界相连的温度。当这些散落在天地间的善意碎片彼此呼应,便在中国的土地上,编织成一张跨越山海的温暖网络——正如种子在黑暗中积蓄力量,最终以森林的姿态拥抱阳光

未来,艾多美将继续跨越山海,让“正善”的根系深扎社会土壤。因为他们坚信:当每一份善意都以“生长”的姿态延续,萤火终将燎原,个体的微光必能铸造成照亮时代的火炬,让善意在人间长成永不凋零的森林。


责任编辑:落霞满天

特别说明:本网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